暑假期间,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师生根据工作实际需要,同心同力、同向同行,有力推动博士点建设、学科建设、工程认证等重点工作,有序开展学生学科竞赛、暑期社会实践等日常工作。
知行合一,师生科研“不掉线”
暑期不停歇,科研工作持续“在线”。组织申报河南省特种电机与驱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,并通过学校评审;申报并通过学校评审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名、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、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名;积极组织2020年度中原英才计划(育才系列)的申报工作。学院广大教师走访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工作,研究生导师与学生一起开展科学研究探索。
假期不打烊,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序开展。围绕81名返校研究生的防疫、实验室安全、心理疏导、科研开展等事项,认真谋划、积极组织,压实导师责任。各研究生导师陪同学生一同坚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,全力以赴做好科研工作。
学生学科竞赛、创新创业竞赛有序开展。压实研究生导师、指导老师责任,做实做细返校学生的疫情防控、实验室安全、科学研究、学科竞赛等各项工作。老师们认真开展技术指导和进程规划,参赛学生克服困难,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,提高自身创新实践能力,师生齐心协力,积极备战“2020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”“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”“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”、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、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。
狠抓落实,教学工作“不断线”
厉兵秣马备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。按照新版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及指南相关要求,进一步完善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和相关支撑材料。按照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课程质量评价实施办法,积极开展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质量评价和反馈工作,积极筹备电气工程专业新一轮专业认证工作。
群策群力推进专业建设。学院统筹协调,积极筹备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请工作。按照学校总体部署,在本院已有的工业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研究基础上,申报机器人工程新专业,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。
加快推进一流课程建设。开展《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》《电力系统分析》等课程研讨,更新教学理念,丰富教学内容,提升课程质量。录制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》、《微控制器原理与接口技术》、《电路》、《信号与系统》等在线视频课件,丰富线上教学资源。
凝心聚力,学科建设“不下线”
坚持特色发展,稳步推进学科建设。成立各学科建设小组,全力以赴开展“电气工程”博士点申报材料的凝练和完善工作,积极推进“电气工程”和“控制科学与工程”两个一级学科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,认真谋划“河南省电气装备智能制造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”的发展目标、思路和举措。
深化产学研合作,深入企业实地调研。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到许继集团、森源电气、河南睿辰机器人有限公司、河南森源中锋智能制造有限公司、河南帕梅艾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实地调研,了解企业核心核心技术和创新情况,学习先进经验,拓展产学研融合及科技研发服务合作范围。
承办学术会议,提升学科声誉度。联合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“第11届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”,8月1日在南京顺利开幕。会议邀请了周孝信院士、薛禹胜院士、余贻鑫院士、罗安院士等数十位知名专家和多家知名企业,清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等40多所高校参会,拓宽我校与相关院校知名专家和企业的沟通平台,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学科声誉。
多措并举,服务学生“不离线”
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“不离线”。紧密联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,进行就业动态追踪、岗位推荐、就业指导、重点帮扶,帮助解决求职就业困难和问题。开展线上签约指导,违约申请审核,选调生、公务员、参军学生报名政审,打印报到证,寄送档案等暖心贴心就业服务。
组织返家乡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。暑期返家乡学生开展了“用专长服务社会、以热情促民族团结家电义务维修”“拾起一方母亲河”“视觉电气、变化家乡”“水电无情、预防先行安全知识宣讲”等社会实践活动,在实践中受教育,长才干,做贡献。
强化学生教育管理,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。辅导员、班主任坚持落实学生“日报告”“零报告”和在校学生晨午晚检制度,重点关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、洪涝灾害地区学生的思想波动和健康状况,建立心理状况动态跟踪记录;坚持与学生“零距离”线上互动交流,加强安全教育,防止麻痹松懈心理,传递关心关爱之情。